虽然地盘不大,但几乎是另起炉灶的意思,由此可见,古烈满都拉对他尤其看重,关键是出行之际,古烈满都拉单独与奎巴托谈话了很久。
拓跋翰顿自诩颇有才智,但雄才伟略的“古烈满都拉”从来都不会让人真的看出他的心思来,未免接下来的“议和”走上了歪路,他这才要与奎巴托通气,看“天汗”那里有没有新的指示。
“左贤王果然目光如炬,‘天汗’出行前向我说过,如果您询问起来,才能将这番话告诉您,如果您想要自主‘议和’便也随您的意思。”
拓跋翰顿闻听此言,不由浑身冷汗,他差一点就自绝活路。
“自主议和”是什么意思?
他心里清楚的很,他是古耶摩的推举的人,“自主”肯定是以古耶摩的想法为主,处处考虑的都是二王子的利益,如此一来,却将真正的“天汗”放在什么位置?
一旦种下了这样的种子,不信任还是轻的,说不准,就会被古烈满都拉直接清理掉,他现在的年纪,正是年富力强之时,最见不得有人谋夺他的位置。
这一趟烈阳帝国的“议和”使团也并非在全国意见一致的情况下诞生的,因为西域联盟的介入,加上强大的“神国十字军”出现,给了烈阳帝国很大的压力,迫使他们不得不收缩战线。
加上仓洲南岸,“紫电狂狼旗”的大乾卫军虎视眈眈,随时都有强渡天河抢夺北岸的意思,以至于本就不算人口密集的烈阳帝国还要分兵把守,而且杨毅一把火,烧了近四十万烈阳军,如此一来,烈阳帝国的兵力便是捉襟见肘。
与大乾“议和”实是无奈之举,但国中也有强烈的主战派,这次倒是反了过来,三王子古克莫罕镇守河洲强烈主战,反倒是镇守新洲的二王子古耶摩想要“议和”。
这也是自然的,西域联盟与烈阳帝国的冲突都在新洲地域,三王子纯粹就是没有挨过打,不知道哪里会痛。
最终,古烈满都拉也察觉到了烈阳帝国的后劲不足,“议和”之事刻不容缓,否则,新建的烈阳帝国,就要被这一场漫长的双面作战给拖垮,于是便采纳了古耶摩的意见,成立“议和使团”出使大乾。
这人选自是至关紧要,古耶摩推荐了“左贤王·拓跋翰顿”,可是古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