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中土也并非仅有一支义军,除了西川冀洲的庞氏按兵不动之外,尚且在雍州一带有着名的“郑王军”,其首领就是如今大乾王朝二十八位开国勋贵之一的“郑则昌”。
“郑则昌”精通兵略,武艺高强,逢战必胜,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军神”,本人修为也是达到了“天人境”的修为,在雍州一带招兵买马,训练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自号“郑王”,从京洲西北方向起事,在攻取京洲的时候,遇到了北上而来的李傲军。
本着义军之间不要互相为难,先要消灭前朝暴政为主要目的,诸位义军首领便定下了互不攻伐的约定,并且定下规矩,谁先打下京都,便奉谁为帝,后来便有了着名的“疾取京都”之战,李敖只是用了区区几天的时间,便在陈道奇的帮助下攻取京都。
于是按照约定,李傲变成了大乾皇帝,但真要论起各支义军的战斗力,郑则昌率领的“郑王军”绝对是属一属二的,也是在后来惨烈的北伐之战中,“郑王军”功勋卓着,才使得郑家险些赐封王族,而来也是赐封为世袭罔替的“国公爵位”。
杨毅在地镜司的时候,没事就会翻看一些乾国的史料与杂说,除了包罗万象的江湖门派之外,这支“郑王军”的信息也是十分详细的记载其中。
在争夺新洲之时,与西域联盟发生了数起战役,但在最为惨烈的西域神国之战中,“郑王军”尽管死伤殆尽,却成功的在如今西塞雄关的位置,挡住了可怕和“神国圣骑士军团”,但是所谓“圣骑士”,在“郑王军”等人的口中,也就被传为了“鬼骑士”。
那一战,除了“郑则昌”战死之外,“郑王军”死得只剩下两成不到,还有许多伤病,尽管如此,便是这两成“郑王军”做了种子核心,又集合了其他军团的残部一分为三,,形成了四大柱国卫军中的三旗。
如此便可想而知,当初的 “郑王军”到底是何等强大。
杨毅踏入阵势之中,触发了“郑王军军魂大阵”的反击,顿时剑盾队和弓箭队整齐划一的自中间分开,数千人形成的人浪分合如同手臂一样轻松。
骑军队就如同一道闪电自人浪中间闪烁而出,又如同倾斜而下的激流,只是几个呼吸便到了杨毅近前。
杨毅连忙闪身避开,“蛇形狸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