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还未入仕,所以,既查不到流放之地,也实难为你们平冤。”
“如此多年过去,依旧没能换回两个孩子。”
秋璧提出疑问。
“那妇人为何避祸于京郊?”
“当时发生什么事了吗?”
林暮娓娓道来。
“想来,你们或许听过方仁舒这个名字。她原是北兆丞,而后,于月盛星梁大战中,救驾有功,因此升迁太卿。”
“那年,方大人主动找到了高府二房家主,细论皇上、钟谏谋反之事,意在收服督护台于帝瑾王麾下。”
“高府二房家主,名叫高楠,是督护相高大人的二弟,于督护台中,任督护中相一职。”
“皇上及时收到风声,为了阻止督护台哗变,便想以高二姑娘为质,威迫督护中相就范。”
“情急之下,督护中相将高二姑娘交给一名心腹下人,让她离府避祸。”
“那妇人,便是督护中相的心腹下人。”
“高二姑娘,便是秋璧你了。”
秋璧一时接受不了。
“不……不……不可能吧?”
冯岩看了一眼秋璧,满是不舍。
“你们如何确认抱错了孩子?”
冯文丹也是舍不得,下意识牵起秋璧的手,紧紧护在手心。
“璧儿当时满了周岁,高二姑娘应该是半岁不到的样子吧。”
“想是身形有差,所以知晓抱错了。”
林暮礼敬以待,点头表示赞同。
“冯伯母所言极是。”
冯文丹苦笑了一下。
“怪不得宁府的人,抱走璧儿时,问了一句,怎么身形瞧着,不像是满了周岁的孩子?”
“璧儿原就比同岁的孩子,瘦弱许多,因此,我丝毫没有多想,只是实言相告,家中穷苦、三餐不饱,孩子难免瘦小一些。”
“万万没想到,竟是抱错了孩子,误把高二姑娘送养,屈身宁府为婢。”
“璧儿,娘亲对不住你!”
秋璧摇了摇头。
“林大人一定是说笑呢,我家姑娘前世……姑娘细细查过的,你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
“我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