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的回响:那些震撼人心的话语 > 第86章 智愚之思:权衡千虑间的得失真谛(2/10)
若能严格谨遵军令,合理排兵布阵,应可成功守住街亭。出发前,诸葛亮反复叮嘱马谡,务必当道下寨,利用有利地形构建坚固防线,以阻挡魏军的凶猛进攻,并特意安排作战经验丰富的王平作为马谡的副将,协助他一同作战,确保万无一失。

    然而,马谡抵达街亭后,却被自负冲昏了头脑,犯下了一个无可挽回的致命错误。他自恃才高,刚愎自用,全然不顾诸葛亮的谆谆嘱托和王平的苦苦劝谏,执意将军队驻扎在山上,妄图以 “置之死地而后生” 的兵法理论,制造背水一战的态势,从而获取胜利。他站在山顶之上,俯瞰四周,对着将士们夸夸其谈,信誓旦旦地宣称此地乃绝佳之地,凭借山势居高临下,定能给魏军以致命一击。但他却严重忽略了实际地形的复杂险峻、水源的关键重要性以及敌我双方兵力的悬殊对比等诸多关键因素。曹魏大将张合率领大军风驰电掣般赶来,迅速洞察到马谡军队的致命破绽,果断切断了蜀军的水源,将其围困在山上。蜀军士兵因缺水而干渴难耐,军心大乱,战斗力锐减至谷底。此时,马谡才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一切都为时已晚。张合趁机发动猛烈进攻,蜀军在缺水少食、士气低落的困境下,不战自溃,街亭瞬间失守。

    街亭的失守,犹如一记重锤,将诸葛亮精心谋划的北伐计划砸得粉碎。无奈之下,诸葛亮不得不忍痛挥泪斩马谡,以正军法。这一失误,对诸葛亮的打击堪称巨大,他不仅失去了一员寄予厚望的得力将领,更让北伐大业遭受重创,功亏一篑。诸葛亮的这一失误,并非源于其智慧的欠缺,而是多种复杂因素相互交织的结果。一方面,他对马谡的过度信任,蒙蔽了他对马谡实际能力的准确判断。马谡平日里在军事理论方面的出色表现,让诸葛亮对他寄予了过高的期望,从而忽视了实战与理论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另一方面,战争局势瞬息万变,犹如汹涌澎湃的波涛,难以捉摸,即使是最为周密详尽的计划,也可能因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因素而功败垂成。这一经典战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的深刻道理,即便是像诸葛亮这样的绝世智者,在面对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战场时,也难以做到万无一失、百密不疏。

    商业决策:柯达的胶卷困局

    在 20 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