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俗人传 > 第852章 文化战争(1/3)
    谈到“影射”时,弹幕是“吊大的说一下,谁?”,后面一堆导演的名字,六代导演说了个遍

    杨灵越乐了,估计等《南京南京》上映后,看过这个视频的人就知道是谁了。

    谈到樊兵兵时,弹幕又是一波高峰,“到底是不是全裸?”、“金主的力量”、“杨灵越牛逼,请一堆实力派给自己女人搭台”

    人们并不在意杨灵越说樊兵兵拍戏时多辛苦,准备了多久,人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特感兴趣。

    这其实很好,等到正式上映,完全没期望或者期望很低的人看到李宁玉这个角色时,会给予她超出正常水平的评价,这便是进步大源自于低理论。

    甚至取代金锁,成为樊兵兵的代表性角色。

    相应的,在前期的营销策略中,樊兵兵自身及团队就是绝不会说自己多辛苦,只说学到很多东西,夸导演,夸编剧,夸搭档。

    说她好的,就是剧组其他人捎带着说一句。

    不理解的话,举两个例子。

    正面举例:大甜甜之于《司藤》,表现真好到那般高度了吗?并不是,只是人们看到你确实努力了,也确实改变了。

    反面举例:大蜜蜜之于《尔滨1994》,正向营销太过,正片出来后,哪怕有些闪光点,但也被全盘否定了。

    之后谈到三地电影市场时,“生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这句话又引发了一波弹幕高峰,说杨灵越形容的贴切极了,类似解读“希望你过的好,但不能比我好x886”。

    这句话也被转到了各种qq群,后来提前成为了网络热词。

    至于港圈的人怎么想,他们不想,没人认为杨灵越口中的“有些人”是自己人,煞笔才对号入座呢。

    到评价《赤壁》和吴白鸽,意见分成了两派,常见的论资排辈派,说杨灵越没资格评价功成名就的前辈;另一派则是说他评价到位,精准,“萌萌赞起来”开始刷屏。

    总的来说,这则视频采访很成功,视频也从包子视频传到了全网。

    视频内容也传到了很多人的耳中。

    吴白鸽听说后,面对身边人的义愤填膺,反而在安抚,心里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

    韩三爷和于东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