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同班同学们已然围了过来,当然也少不了一些学弟学妹们的注目礼,看着这位神态嘻嘻哈哈,完全迥异于媒体上面形象的学长和学姐。
时间已经是9点一刻,距离答辩开始还有15分钟。
导演系的十几号人浩浩荡荡地前往论文答辩的多媒体教室。
大家一路上聊着各自的毕业作品和即将奔赴的前程,除了杨灵越所有人都是短片,当然他基本也就是听着,然后嘻嘻哈哈。
杨灵越之所以是第一位答辩,是因为学号第一,毕竟是文化及专业双第一的成绩进来的。
走进答辩的小型教室,只见导演系的十余位老师并排而坐在讲台下方,有他的老师们,也有校方的答辩委员会
见他进来,不约而同地有了些笑容。
这与他前世论文答辩时那令人窒息的压迫感,结果台上台下大家都是敷衍一番完全不同。
杨灵越一脸认真地表情:“麻烦老师们严肃点,给学生点论文答辩时的压迫感。”
于是乎老师们的微笑变成了大笑,一向严肃的田庄庄也没绷住,笑了出来,觉得不对,又咳嗽了几声。
班主任收敛笑容,没好气地说:“差不多点,录像着呢。”
谢小金小声说了句:“录像的机子和这投影仪都是杨灵越捐的吧?”
于是乎有一些老师又莫名其妙地乐了出来,随后就跟传染似的,所有老师都乐了。
就很搞笑。
田庄庄见杨灵越已经插好了u盘,终究是轻拍了下桌子。
“开始吧,杨灵越你严肃点。”
杨灵越抽了抽嘴角,神情认真起来。
“各位老师上午好,我是06级导演系导演班的杨灵越,我的论文题目是《电影中的民族文化认同与传播》。
我会将我的论文分为5个部分进行报告,分别为前言背景、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与传播、华侨的“移情”与民族认同、如今中国走入的误区分析、总结与未来发展。
自19世纪60年代末,电影被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逐渐在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开设放映所,其中带来的影片无一例外,全部都是精挑细选的,比如《水浇园丁》、《火车进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