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 第371章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3/4)
这位陈玉虎老先生的内容为主,我们帮忙一起完善。”

    “是的,我也是这个意见。”

    “这位陈同志明显对内科不是很精通,正好我们可以帮忙。”

    几个青壮年医生不屑一笑。

    这时候还讲什么人情世故,以别人为主,那自己喝汤?

    傻了吧!

    召集举行这次会议的副市长心里暗叹功名利禄害人啊,笑呵呵道:“这本书是陈老编写的,你们不认识陈老,因为保密,我只能说一句,陈老是和几位元帅一起爬过雪山的。”

    一瞬间,刚才还在谋算着把自己名字放在主编上的几个青壮年,脸色惨白。

    “啪啪啪!”

    几个人使劲抽了自己几巴掌,格外用力,几巴掌下来,红润的脸庞就有点红得发黑。

    有人抢先说道:“领导,我刚才犯了右倾激进主义思想,太好高骛远,陈老的这本书其实非常···”

    “行了,行了,我不是来听你们抢功劳,或者赔礼的!”

    副市长早知道个别专家的尿性,并不是所有人都德才兼备的,有才无德的多的是,但为了建设新社会,捏着鼻子忍着呗。

    “给你们一天的时间,仔细检查一下里面的内容,然后微调错漏地方,这第一版医书,必须在这个月开始印刷出版。”

    “陈老是老革命前辈,不是那种心眼小的人,第二版要组织专家扩充,涵盖更多的常见草药、外科救治等,你们可以组成专家组,放在副编辑位置。”

    一个巴掌先拍下来,在给一颗红枣。

    《赤脚医生手册》专家组,当天就成立。

    一周之后,第一版定稿成册。

    内容扩大了三分之一,但主编、编辑等名字都没变。

    直到几年后,第二版才正式出售。

    那时候张海客、张海杏两个不懂行的名字,依旧排在了一群专家前面,倒也是十分搞笑。

    一个月后,辛辛苦苦从燕山采药回来的赵东山收到了陈锋的礼物,看到开篇老爷子写的“序”,第一句就是“首先,本书要感谢天津塘沽镇太平医疗所赵东山同志,我孙子告诉我···”

    双手都在颤抖。

    他其实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