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的石猴,但它的社会关系就不好说了。但大师兄的上进心可是非常强的,一介妖仙硬生生在天庭里弄了个“弼马温”的职务,而且,天庭还给它发了任免文件,虽说品级不入流,但好歹也是个有身份的人了。
再说动不动就玩火的红孩儿,表面上看,他的父亲是牛魔王,母亲是铁扇公主。但好事的人在想过来想过去之后,都说牛魔王其实是他的假父,而且,如果理起红孩儿的根脚来,红孩儿的父母是分居的,至于兜率宫那个炼丹的老头,可比牛魔王会玩火的多。
不过,这只是大体上的划分。华夏境内,还有一句俗话是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相应的,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仙神体系的构成也就有着明显的变化。
现代的人曾拿《诗经》和《楚辞》进行对比,说《诗经》的风格是典雅克制谨守中庸之道,《楚辞》的风格是文辞繁复崇尚浪漫放浪形骸,而从这里面衍生出来的仙神风貌就大为不同。
《汉志》说楚人“重淫祀”,三闾大夫也说楚人“好祠”,然后就有人拿出《山鬼》,说南人连鬼都在正式的祭祀。所以,当江南的才子自以为是的拿出“千山千水千才子”以后,被北人一句“塞北一天一地一圣人”压得屁都没放一个。
当然,这个结论说的有点戏谑了。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揭示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南方祭祀的神灵,比北方祭祀的神灵要多得多。
宗演大师慈悲渡猴妖的故事,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话说在宋以前,在江南福州的永福县,有一座寺庙叫能仁寺。名义上,这座寺是在永福县境内,但具体位置却是在永福、福泉、南剑、兴化四县交界之地。
在能仁寺外不远的地方,有一座山神庙,供奉的是护山林神。对是先有能仁寺还是先有山神庙,当地的山民已经没人能说清楚。
按照《礼记·祭法》的说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所以,在通常的情况下,山神庙里供奉的神像,虽说是用石头或泥土雕塑而成,但大体上都具有着人类的特征。比方说,很多山神庙里供奉的山神神像、社公伯母和土地爷,他们的样子与人类都相差无几。
而故事里,能仁寺外的这座山神庙,供奉的神像却与别的地方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