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
“若是议政之权,交由内阁,那么行政之权,岂不就是让六部全部瓜分掉了吗?”
“那如此一来,六部的重要性可是又上升了一个极大的台阶。”
“没错,所以,想要解决六部六卿权柄过重的问题,还有一个办法。”
常升指了指案几上那些美味佳肴。
“过去,分到六部手中的,只有这一半不到的菜肴。”
“而现如今,把宰相的那一部分也摆放到了里边之后,就明显太多了。”
“最简单的办法,换上一张更大的桌子,让更多的人坐进来,分而食之。”
“从隋开始,设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
一部所管之事,必然是有轻有重。既然如此,那就干脆再拆分来开来。
正所谓专人专事,而不会像取缔宰相后,令六部权柄日重的问题。”
。。。
常升当然不是在吹牛逼,而是有理有据。
最典型的例子就像那礼部,管天管地,管科举,管官妓。啧啧啧……
这是啥意思?难不成是在恶趣味地隐喻读书人跟勾栏馆阁关系密切?
这种不正经的先放一边,还是拿史部来举例更为适合。
吏部绝对是六首之首,最牛逼的部门,没有之一。
因为它掌握着全国文官铨选、考课、爵勋之政。
相当于后世的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连纪委的一部分活也让他们给抓在手中。
要知道在后世这几个部门全是权力很大的部门。
也就是说你想当官,想要考评,想要调整岗位,就连你想要升官。
都得看吏部的眼色,一个不爽,让你当一辈子的老县丞你都没地方哭去。
所以像吏部这样的强权部门,权力过大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对它那几个最重要的权力拆分。
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官员晋升。一个部门负责官员考核。再有一个部门专门管理爵勋。
比如说某位县内想要晋升,如果他跟吏部几位大佬中的一位搭上线。
那他想要平步青云,可谓十分简单。因为吏部就可以解决他升官发财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