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岳父是朱元璋 > 第207章 大明最后一位状元:常升(2/3)
进行利益交换。

    他们的所有作为,不但堵死了那些有着丰富治理地方以及州部经营的官员的晋升。

    同时还令天下读书人以入清流为贵,成天想着利益交换,如何内外勾结,视天下百姓如鱼肉。

    这样的政策,在常老二看来,简直就是特娘的反人类,对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都是在犯罪。

    总而言之一句话,幸好自己穿越重生回来了。

    及时地伸出了一只强健有力的四十三码大脚,狠狠地踩在了大明这辆差点就滑向深渊的大车刹车片上。

    不然,历史说不定又会重蹈覆辙。

    而且常升还询问起了老朱这一次的科举会怎么实行。

    老朱听到了常升的疑问,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这小子。

    不禁想到了前些日子好大儿朱标给自己提出来的建议,科举仅仅分为南北榜是不够的。

    那样一来,划入了南方的诸省之中,除了江西、安徽,以及直隶和浙江之外。

    其余诸省都是科举弱省,他们的利益如何保全?

    怎么能够让那些科举弱省如北方的士子一般,也能够感受到大明天子无私的宽广胸怀。

    这,就需要大明的科举制度,继续进行深化改革。

    如何改革呢?其实也并不复杂,那就是,虽然会试仍旧会集中到京师来,殿试也会继续举行。

    但是朝廷可以先行定额,例如大明三年一度的科举,共取三百贡士。

    直隶由于这里读书人多,所以可以给他三十个名额,而像那些偏远而且教育水平不高的地区,朝廷也应该给予照顾性的名额。

    例如山西的人口较少,可以给三个名额,陕西的人口多,那就给五个名额。

    如此一来,大明王朝每一年所录取的进士,那就是天南海北都有了。

    而且殿试不再取状元,而是仍旧按照这样的模式继续,每个省都必然会有一个一甲的名额,一个二甲名额,以及三甲名额。

    如此一来,一直霸榜的江南地区进士,就再难像过去那般形成一个强大的派系。

    因为那个时候,大明的各个省都在朝廷里边有了自己的读书人以及官吏……

    可以说,好大儿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