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岳父是朱元璋 > 第361章 这些生产粮食的工具……(3/3)
的海南野稻也都被送到了这里来。

    那里,就是上海县杂交稻研究中心,里边既有种了数十年水稻的老行家,同样也有一些常老二培养的学生。

    都被常二郎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并且学习了常二郎给出的杂交稻基础理论。

    他们在那里,干的就是专业的给稻谷搞杂交,让那些不知道多少万年素未谋面的稻种们,相聚一堂。

    然后在那里卿卿我我,以便于生长出更加优质的后代。

    感谢那位华夏的伟人袁老,常二郎觉得自己现如今做所的一切,正是因为有了袁老这样的人在前方引路。

    虽然研究杂交水稻的工作十分艰辛而又漫长。

    但是常二郎不怕投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常二郎相信,杂交水稻,终将会在大明的土地上推广开来。

    这些更加茁壮,产量更大的杂交稻,会让大明帝国的粮仓,多出更多的粮食。

    让更多的有识之士,能够从背朝黄土面朝天的日子中抬起头来,让他们的儿孙后辈们,可以坐在课堂里学习知识。

    可以在工厂中提高大明的工业水平而努力,可以在商铺中加快商品的流通,以及向整个世界,贩卖大明的商品……

    更少的农民,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口,而那些大量脱离了土地的人口,则可以进入到工商业等各行各业中去。

    创造更多的财富与社会价值,这就是后世的做法。

    那么凭什么这个时代就不可以?常二郎吸了吸鼻子,站在那里,双手叉腰,手肘向后。

    感谢老丈人对自己的宽容,还有姐夫哥对自己的看重,不然,就自己这些各种骚操作,怎么可能到现在还能活得如此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