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松地解决数倍之敌。
哪怕是曾经令人望而生畏的蒙古弓骑兵,在火枪骑兵跟前,简直就是一个个的活靶子。
所以徐达以及一干参与了此次大战的军方重将,纷纷来书,希望朝廷能够大力地扩张火药武器的产能。
相比起一位全身披挂重甲的大明冷兵器精锐而言,火枪骑兵,都只需要披挂轻便的甲具。
甚至于,有些将领还提出来,倘若是大规模的集群步兵,完全可以只装备头盔和胸甲,极大地减轻将士们的负重。
既利于步兵的机动,同时还能够为朝廷节约大笔的制甲开支,以及节约大量的铁料成本。
一位步兵原本的铁甲,足可以制作三到四杆燧发枪。
不光是火药武器,还有那汽车,如今那件大玩具,老朱隔三岔五都要去练练手。
而且对于那好大儿口中,能够拉上十数万斤乃至数十万斤重的货物满地飞奔的蒸汽机车,他真的很想去看看,那么大铁家伙,到底是怎么行驰在钢铁轨道上的。
“好了标儿,让你爹带着雄英去散散心也好,那边有你四弟、五妹在,还有常二郎,不必担心你爹。”
一旁的马皇后看出了好大儿的怨气,笑着劝道。
朱标自然也不好再说什么,也罢,自己和亲爹,只要有一个人离开,总得有个人在这里坐镇。
不过想来,爹应该也不会去太久,毕竟殷商大陆的殷商遗民要入朝觐见,这等大事,自然不可能在松江府发生。
相信爹也很希望这件名垂青史的大事是发生在大明帝都,而不是常老二的地盘松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