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大人耳提面命。
一旁的毛骧,则是将那一筐筐的舶来粮食作物搬上旁边的马车。这些都是老朱准备回了京师,亲自动手栽种。
唯有自己亲手操作,眼见为实,方能放心。毕竟听常二郎言及的这些粮食作物的夸张产量,让老朱不得不谨慎从事。
至于兴修铁路一事,老朱与常二郎经过了磋商之后,认可了常二郎步子要一步一步的迈,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的做法。
同意先兴修一条从上海直抵京师的铁路,一来,可以最大程度地向天下人展示这铁路的便捷与快速,二来,也让大家能够接受这种新生事物的出现。
再有就是,还得好好地核算铁路的成本,以及经营模式、货物、旅客如何定价等等。
只有当有了充足的数据以及技术储备,再来铺设直抵北平贯通南北的铁路,也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朱雄英这小子在这里呆的这几天,着实被这上海县那无数新奇之物给震撼得不轻。
而且在这里,天南海北各种美食,让这位食量惊人的朱雄英吃得不亦乐乎。
又吃又玩还从二舅常二郎这里捞到了不少的好东西,例如双筒的千里镜,又还有可以发射鞭炮的玩具火炮等等……如今即将离开,让他分外不舍。
明显就是玩得有点野了,也没有娘亲在旁边抄着小鞭鞭威慑自己,小日子太过逍遥自在。
老朱一番叮嘱之后,等那些些货物都已然装载完毕,这才登车而去。
看着老朱这一行人渐行渐远,常二郎非但不觉得失落,反而觉得更有了干劲。
第一时间就吩咐了常威,立刻去通知那些官员前来府衙商议要事,另外再着人去唤水泥厂、钢铁集团等等各相关部门的大佬齐聚于此。
很快,松江府的一干属官,以及上海县的一干属官,全都齐刷刷地把目光落在了常二郎的身上,每个人都备下了纸笔,正在认真地记录着常二郎的讲话精神。
嗯,之前被委派来的上海县县令欧阳伦,因为在太湖泄洪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因为收受贿赂超过了五十两银子。
欧阳伦直接被扒去了官服,流配岭南,至于他的忠仆周保跟他也一起踏上了去岭南挖土的滋润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