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满足陛下给的条件,到那时又该如何?”蒋屹义正言辞的说道。
“为何要为没有发生的事情而担忧呢?有句话叫做未雨绸缪,经此一事之后,难道各位大人不知道该怎样为陛下分忧吗?有空说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还不如日后多囤些粮食和药材,以备不时之需。”
秦辞也站着出来,向景康帝行了一礼,“陛下,臣以为日后国库中像粮食,药材,布匹这些百姓们生活的基本之物都要多多预备一些。”
景康帝点了点头,这才眼角带出了一丝笑意,“秦爱卿言之有理,是要未雨绸缪才对,你们也都先起来吧,今日朝会,主要就是想问问各位,这具体的放宽条件如何做,诸位爱卿多说说自己的想法才是。”
韩丞相老神在在的站在队伍的最前头,听闻此言建瓯知道景康帝这是定要执行了,干脆站了一步出来,说道:“陛下,老臣以为这捐献之事必须得设一个标准,一个只捐献一均药材不到的小商人也能借此为自己谋利,岂不是太过牵强了?”
景康帝听着觉得有些道理,点点头,“那丞相以为这标准为多少合适呢?”
丞相:“老臣以为十石为标准最为合适,且需要品质上佳,无论是粮食还是药材,只要能捐献出这个标准的商人,就可以免去税收,这样既不会叫他们觉得朝廷的律令来的简单容易,不失皇家威,又有免税这个大利益在后,不怕会有人不愿意。”
景康帝听完,有些犹豫,随后,还不等他开口说话,秦辞就已经忍不住冷哼出声,“丞相大人你这出的条件未免有些不大合适吧?”
“哦此话怎讲?”丞相摸了一把自己的胡子,似是不解的问道。
“丞相大人不会不知道十石是有多重吧,高达千斤,您这条件一出,怕是陛下发的这告示也要作废了吧?
有几个商人能愿意来捐献?能够一次性出这么多药材和粮食的商人,在整个京都屈指可数,难不成等他们捐完之后,发现不够,要陛下再发一条告示吗?那可是三个洲的人。”
韩丞相被秦辞一言一语讥讽的冷笑了起来,“商人无利不往,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若是标准太低,只会给大昭带来祸害,难不成捐个几斤粮食,也就能受到朝廷的恩泽了吗?”
秦辞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