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府城那边开销大,光靠我这点月钱根本不够,还要给小茹攒嫁妆呢。
我家不像你家是不缺银子的,自然可以先紧着名头二字,要是我家跟你家一样,那也跟你们做一样的选择。”
苏有志叨叨叨的说了一大堆,讲来讲去,还是一个钱字。
苏有山夫妇面面相觑,苏蓁则是眉头挑了一下,茶园每个月的月钱,加上苏蓉的补贴,怎么可能还不够过活?
苏文谦不知道其中的原因,不同意的说道:“二伯,你不要事事都拿我家比,那我在钟山书院读书,跟府城的书院相比每年的花销更多呢!
还有我三姐的陪嫁,陪了多少你们也是看见的,还要准备五姐的嫁妆,我家也没有多少能随便动的钱财,但是我爹娘也没有说什么银钱为主之类的话,做夫子虽然没有做商人来的银钱多,可是身为父母是不会亏待了自己的女儿的。”
苏文谦这话说的有理有据,但是对苏有志来说根本没用。
原因很简单,苏有志是想找一个能长期源源不断为家中提供银钱的儿媳妇,商人之女自然是要比夫子家的女儿要好。
要说二房真的有那么缺银子吗?
看看二房家里的摆设也就大概猜到了原因。
瞧瞧就堂屋里放的山水画,不是什么名画,但总归也要几两银子,还有这案几桌子,都是用的梨花木,一套下来也要不少银子。
刚刚招待他们的茶碗和现在吃饭的碗,都是吉窑,这是上好的民窑,一套大几十两银子,甚至更多,他们家一年才能有多少收入,经得住这样大手大脚的乱花。
瓷器书画之类的东西在这个时代大都是奢侈品,或许这些都是他们为了待客才买的一些好东西,可是这些并不是必需品,也不会有人因为他们没有用这些东西来招待就会不高兴,结果到了现在才开始说银子不够使。
又要过好日子,又要担心银子,这能怎么办?
苏蓁也不好说什么,难道她要说:既然你们家没什么银子,那就不要买这些东西,不要乱花银子吗?
这话说出来定让二房还以为她看不起人呢?也不适合和她说,毕竟这是别人的家事,别人花自己的银子买什么她还能管的着了?
果然,苏有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