哩…”陶大勇还想套套近乎,“你看我以前哪次都是把最好的给你拿过来,这次你就别那么太严了…”
“大勇,我要收了,那县里检查这些苇把子肯定不过关,钱就得我补上。问题是你这口子一开,你能拿不合格的,别人也能拿,我这任务就别想着完成了。”
李龙是坚决不会开这个口子的,刚才陶大勇他们还没来的时候,李龙就已经把陈兴邦压的三个不合格的苇把子抽出来扔房顶上了。这个不能交出去,放院子里也碍眼。
他知道现在只要一松口,那后面绝对是麻烦不断。
陶大勇见说不通,也没办法,不合格的只好拉回去。
又收了两家的苇把子,李龙心情才好一些——毕竟大部分村民不是像陶大勇这样的想钻空子,基本上还是挺好的,至少拉来的东西基本上合格。
有那么一两个不合格的,也是正常。
一直到十二点多,李龙锁好门,打算坚决不开了。这样断断续续,他得熬到啥时候?
好在后面还真就没人送过来了。他大约的估了一下,差不多今天收了一千八百多苇把子。明天说不定就能突破两千,这样的话,不用十五天苇把子数量就够了。
还好先前结了账,不然手头的钱都不一定够。
也不知道后天李向前会不会派车过来拉,不来的话,自己手头的钱真就要紧了。而且这院子里也堆不下那么多东西啊。
容易火灾。
想着想着,李龙就睡了过去。虽然不干体力活,但这一天到晚的检查,算账,和那些人掰扯合格不合格的标准,也挺累人的。
第二天继续。李龙明显能感觉出来,第二天开始,二哥李安国、姐夫陈兴邦和两个堂侄干活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起来了。
这才对嘛,本身就是过来挣钱的,何必搞那些小聪明呢?踏踏实实干活,把钱挣到手才是最重要的。
晚上一结算,四个人都拿到了三块钱以上。虽然不如韩家和张家两家拿的多,但人家那是集体行动,他们四个也不羡慕,晚上吃饭的时候话都多了不少。
这一天收的苇把子的数量直接突破了三千,李龙吓了一跳!
大家的积极性可真高!
当然也挺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