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山沉吟了一会儿,说道:“阿岱汗说他承诺了一些事情,不过承诺了什么没有说。”
杨思敬又困惑不解的自言自语道:“不过还是有些事情想不明白,明明有人看到樊忠将军已将王振一锤砸死,为何王振会出现在鞑靼的营帐里?”
百里山说道:“我以前的师父告诉我,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听到的事情不一定都是真的,就像瓦剌说鞑靼已灭,阿岱汗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不过百里山突然想起了华山上发生的事,亲眼看到的蔡昱林,也不是真的蔡昱林,于是又悠悠的说道:“有的时候眼见的事都不一定是真的,更何况听说的事情?”
杨思敬点头道:“少侠说的有理,老朽获益良多啊。”
百里山说道:“放心,你不是答应了大哥帮他报仇么?我们还会杀回来的,到时候活捉王振,把想知道的事情在问出来也不迟。”
杨思敬说道:“少侠见识非凡,他日若稍加磨炼,或许可成为我朝栋梁之才,不知少侠可有兴趣,老朽可代为引荐。”
百里山呵呵笑道:“秋风御路冠盖满,晓月画楼钟鼓迟。卧听传呼丞相入,可怜正是上朝时。呵呵,算了,我太懒惰,起不得早。”
杨思敬抬头,以一种从未有过的眼神望着这个出口便是诗词的少年,惊讶的问道:“这是,宋代郑獬的《上朝》?你念过书?”
百里山本就是个富家少爷,小的时候请过私塾先生念过不少的书,但是懒惰害了他,从未认真学过。偏偏巧合,出走江湖后,遇到的两个师傅康乾和端木正都喜欢诗词歌赋,偶尔也教他几首,这首宋代郑獬写的《上朝》,便是端木正教他背的。百里山想起端木正介绍过朝堂官员吃的苦,便顺口吟了出来。
百里山见杨思敬惊讶的问自己,便回答道:“我的师父教我的。”
杨思敬满脸敬意,拱手问道:“敢问尊师姓字名谁?能懂朝堂之苦的人,想来也是考取过功名的人吧?”
百里山摇了摇头,说道:“我师父有好几位,教我这首诗的师父叫端木正,是个江湖人士,并不是什么有过功名的人。”
杨思敬一皱眉,苦苦思索,嘴里念道:“端木正?端木正?没听过这个名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