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治国的理念。
让儒士想不到的是,虽然罗索是个修士,却对治国之道十分了解。
尤其对历史的了解远在他之上,而在革新政治这方面,更是他望尘莫及。
让儒士大感可惜,这样一个优秀的治国之才,竟然跑去修那飘渺仙道。
儒士甚至幻想,若他和罗索联手治理赵国,那有一天,赵国的兴盛未尚不能达到大离朝的高度。
他从来没有想到,修士也能如此出色,如此爱护百姓。
那些治国方略,必然是为了百姓废寝忘食,夙兴夜寐才能想出来的。
不知不觉,儒士对修士的偏见开始消失。
事实上,罗索并没有儒士所说那般优秀,这些观点都是前世网络上的观点。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哪还研究过什么治世之道,只能化身键盘侠,复制粘贴。
不要问他为什么还记得前世的事,作为修士,这点记忆力还是有的。
相对于世俗历史,罗索更喜欢修仙界的历史。相对于人情世故,罗索更喜欢法术神通。
早在他遇上武林侠士之时,他此世改造社会的愿望就放弃了。
也是靠着一些新颖的观点,加上历史的记忆,他才跟得上儒士那绝顶大脑。
他现在有些害怕儒士问问题了。
“修仙,依我来看,是一个乱世之术。前朝皇帝不是因为这个才亡国的吗?尸神境后无路可走,所以注定是水中捞月……”儒士滔滔不绝,想劝说罗索放弃修仙。
反正这个时代,长生又不是只有修仙一途。
成为官员,受王器洗礼,一样可以活到千岁以上。
罗索当然不理会他,见说不服罗索,儒士最后问了一个敏感问题,“不知阁下是怎么看待当今朝廷?”
什么意见?我又不是赵国人?与我何干?
“我对修仙感兴趣,但觉得修仙不应该在修到庙堂上。万物皆有道,治国也有自己的大道。”罗索已经摸清这家伙的心理,说着这家伙喜欢听的话。
儒士大喜:“所言甚是。当今大赵,从上而下,充斥妖道乱政。成仙问道不过是个人的道,怎么能带到庙堂上呢?想不到阁下一介散修就懂得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