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书记叶鹏伟说话了。
“我同意尽快推行教育改革!如果省里的财政真的有困难,对中原市的转移支付可以少给一些。”
毕竟是省会城市的市委书记,这是实打实的资金支持,中原市芍药学转移支付,省里面就多一点活动资金。
组织部部长李华文倒不担心财政问题,他担心的是,那些民转公之后,民办教师的编制问题,届时是否会影响到公办学校和公办学校的那些老师。
因为教师队伍相对稳定,对于民办学校的教师来说也是如此。
这些教师基本上从事教育行业短的几年、十几年,长的甚至已经快一辈子了,除了会教书育人,根本就没有其他什么技能,他们所在的民办学校转公以后,肯定还是会通过考编负责竞聘的方式进入公办学校当教师,省里面要不要增加编制?要是增加编制的话,那么对省财政也是一个负担,要是不增加编制的话,对当年的师范类学校毕业生就业形成竞争关系。
“教师的编制肯定要增加,这些民办学校本身就是需要教师的,而且这些民办学校为了生源,聘请的那些教师普遍比公办学校的教学经验还要丰富,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当然要保留下来,对于那些退休返聘的教师,当然予以清退。”
徐雨萌在下去调研医疗改革的时候,实际上对教育改革已经有了蓝图,这些问题他早就已经考虑到了。
推行教育改革对其他的常委们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事,自然是乐见推行的。
这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啊,到时候说起来的话,推行这项改革的时候,自己就是常委,以后和子孙吹牛的时候,那也是脸上有光。
关国华和孙朝阳本身也不是反对推行教育改革,这点他们还是拎得清的,第一个没有反对书记推行这项改革的理由,第二个,如果真的反对这项教育改革的话,那是会被一亿多中南人民戳脊梁骨的,弄得不好,祖坟都会被人泼油漆,自己的祖宗1十八代都会被人问候。
财政资金是海绵,挤挤还是会有的!
徐雨萌最后做总结发言。
“今天,看到大家各抒己见,共同为教育改革出谋划策,我深感振奋。大家都心怀中南省的发展和百姓的福祉,这是我们能顺利推进各项工作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