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景辰察觉到了异常,出声询问道:“外头来了多少百姓?”
衙役回答道:“好几百人,且不断有人听到消息之后跑来,估摸一转眼就要上千。”
上千人围在粮仓之外,倘若衙门强行驱赶,弄不好就会适得其反。
町州遭了水灾,百姓情绪本就不稳,此时真要是激起民愤,一拥而上抢走粮仓里的粮食,那这事情可就闹得大了。
江景辰回过头来,与秦县令说道:“定是有人散布谣言,怂恿百姓聚集到此,此时不宜用强硬手段驱赶,以免弄巧成拙。”
秦县令焦急道:“若是不趁早驱赶他们离开,等到人越来越多,只怕会更加麻烦。”
若是赶人,怕是会激起民愤。
可若是不赶,等到百姓聚集过千人,甚至更多的时候,那就不是民愤,而是民变。
江景辰紧紧皱眉,一时之间进退两难,无法抉择。
“王爷以为呢?”
“本王又不曾经历过此种事情,哪里知道该如何处理,既是随你而来,自是信得过你,一切遵从你的心意来吧。”
李守拙满眼信任。
秦县令催促道:“到底赶是不赶?江郎中倒是快些做个决断啊。”
从县衙到粮仓,一路上不曾停留,随行之人也不多,阵仗不大,按理来说不会引起注意。
衙役说是百姓时刻盯着粮仓,这句话就很有问题。
又不是第一次遭灾,百姓怎么可能会不知道衙门对于赈灾的处理方式。
到底是谁在捣鬼?
目的是什么?
江景辰心中诸多疑惑,却是没有时间多想,权衡利弊之后,开口道:“秦县令别急着驱赶百姓,先一同出去看看具体情况。”
李守拙率先表达道:“无论你做什么,本王都支持你。”
秦县令见状,只得无奈点头:“那就听从江郎中的意见,先出去看看。”
粮仓之外,十多名衙役手持兵刃,组成一道人墙,将聚集过来的百姓拦在粮仓三丈之外。
近千名百姓,人人手中都拿着一只麻袋,见到县令出现之后,纷纷振臂高呼:“开仓放粮食,开仓放粮。”
正所谓法不责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