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几次面,说过的话都不超过十句,有个屁的真情。
不过是见色起意罢了!
江景辰心知肚明,面上也不错戳破,转问道:“你考虑当赘婿吗?”
一般来说,女方还是比较愿意接受赘婿。
因为这意味着女子可以一直待在家中,不必远嫁,也不必受夫家的气。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男子入赘之后需要改姓,婚后一切事物皆由女子占据主导地位。
身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朝代,看待赘婿基本都是一个态度:鄙夷。
当然,纵使千夫所指,也不能阻止很多男人依然想当赘婿。
主要就一个原因:软饭是真的香!
江景辰深知宋砚没什么优势,于是便开始怂恿。
“北庭都护府,就你这样的平民身份,想娶那样门庭人家的女儿基本没戏,但你若是肯嫁过去,倒还能有些许机会。”
论出生,那是一道无法跨越的沟壑。
宋砚心中亦是清楚,也有了应对之策,当下便将想法说了出来:“我要考武举。”
“考武举?我看你烤地瓜还差不多。”
江景辰一天之内被雷劈了两次,脑子到现在还有些发懵。
本朝武官遴选由兵部执掌,主要分三种方式:
其一:军功入仕。
其二:门荫入仕。
其三:武举入仕。
军户乃是世袭制,这类人多是为兵丁。
一人当兵全家免除赋税和徭役。
倘若战死沙场,家中得到抚恤后,需有人顶上这个名额。
若是战场立下战功,便可跨越阶级。
立国之初,封爵者多为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谋臣,世袭罔替。
其后代子孙可门荫入仕,这类勋爵子弟,初入官场便能获得官身。
武科举的时间并不固定。
有时两年一次,有时五年一次,最长间隔时间,二十年都不曾开过一次武举。
相对于文科举而言,武科举并不受朝廷重视。
大周立朝后,武举科就曾被三废三复。
而武科举出身者,地位要低于文科举出身的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