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云中寻宝玉 > 第118章 小熊猫(5/6)
塘街小区居民姚懿佳紧密相连。

    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画传承人,姚懿佳在麦秸绣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姚懿佳的麦秆画制作技艺被认定为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技艺,真如麦秆画也成为普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姚懿佳是目前真如麦秆画唯一的传承人。

    难能可贵的是,她还大胆尝试,对传统麦秆画推陈出新,将刺绣、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与麦秆结合,独创出新工艺——麦秸绣,成为麦秸绣中国第一人。

    一幅名为《丰收大吉》的麦秸绣,公鸡身上的金色、棕色、浅棕色、红色、黑色等各式羽毛均由麦秆制成,仅在全国各地收集麦秆就花费了三四年,又花了整整8个月制作。

    关于姚懿佳女士及其作品的介绍截取自文章《她是麦秸绣中国第一人!几十万根麦秆细丝,耗时一年,制作栩栩如生“老虎”》

    作者:周楠

    发布:上观新闻

    时间:2024-04-06 17:31

    我们的先人,一直都在不断建设文明和创造文化,不管是对土地的开发,还是对其它物质的一些改造,几乎都是做到了极致。我们是地大物博,但有这千年的辉煌,究其根源,还是我们的祖先勤劳勇敢,用自己的双手造就了一切。

    除了麦秸绣,咱们还有麦秆画。

    麦秆画和剪纸、布贴同属剪贴艺术。始见于隋唐,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至清乾隆年间麦秆画的技艺已较为完善,出现了熏烙、拼接、编织等平贴工艺,传播也更为广泛。

    麦秆画的制作工艺复杂,从原材料的备货到产品的完成要经过约二十道的生产工艺,包括选料、设计、制作三个阶段。选料的麦杆须专门种植和人工收割,收割后的麦草要经历分拣、选料、浸水、破开、压平、刨皮、浸泡、防腐、蒸染、上色、拼接等过程。设计分为构思、绘图、步骤、分解、制版等过程。制作主要有拓片制作(包括零部件制作)、修剪、烫色、粘贴、组装、装裱等过程。

    但我们的老祖宗,对小麦玩法的开发远远不止于此,咱们还有个小麦编织工艺。

    秦安麦秆编:秦安麦秆编是流传于甘肃省秦安县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造型独特,工艺精美而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