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子多给了一万两,粮食也给一万两,田地一百二十亩,连同地里的粮食也都成了府衙的囊中之物。
两家带头作用一起,莱州府的大户们纷纷效仿,一时间,莱州府百姓发现府衙门前时常有大户拉着粮食过来。
稍微一打听才知,竟是城中大户捐献的粮食。
这可叫人兴奋。
粮食入府衙粮仓,银钱和地契入账上。
又将人散发出去,趁着这段时日赶紧统计各地百姓真实的土地状况。
大冷天,众人的心却火热。
而在几日之后,潍县等地的大户也纷纷往县衙去捐献粮食捐献银子。
因谢怀谦和舒婉恶名在官场中广为流传,几个县令不敢隐瞒,连忙上报。
新上任的即墨县令格外激动,记录好这些之后,忙跑到莱州府询问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瞧着这位三十多岁,眼神却有些单纯的县令,谢怀谦有些无奈。
难怪老师会选这么个人过来,三十多岁,说有人生阅历也有,可脑袋却还单纯,有一颗为百姓的心。
嗯,挺好的,好好教教,对即墨县没坏处。
谢怀谦便道,“银钱每个县都放在各自账上,倘若冬日有雪灾,该用的时候便用,不得出现饿死百姓的事情。若用不了,那便等明年夏日不农忙的时候雇佣百姓修建各镇子到县城的道路,再或者借给百姓修补渔船,总能将银子花出去的。”
几个县令面色复杂,有些事不是他们想不到,只是未曾想谢怀谦是一点都不客气。
其中潍县知县起身问道,“大人,我们潍县的县衙年久失修,不知能否……”
谢怀谦当即问道,“漏雨了?”
潍县县令一愣,“那倒没有。”
谢怀谦扫视他一眼,“便是漏雨,修补一下房顶便是,为今之计最重要的便是为百姓谋福祉,百姓日子过的好了,咱们的政绩才能上去,才有往上走的一日。否则你还是我甘心在一个位置上坐一辈子?”
众人沉默。
谢怀谦太敢说了。
不管心里如何想的,明面上大家都是为百姓殚精竭虑,但谢怀谦说的没错,大家都需要政绩往上爬。
谢怀谦说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