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原因是他发现九龙山顶的解放军、应该是构筑了反斜面防御工事,因为解放军只在山顶建有一条野战工事,并没有在更方便大量杀伤对手的半山腰修建工事,这样炮兵对解放军的威胁就会大大减少。
选择首先进攻九龙山的另一个原因,是九龙山的山坡、下半部分很平坦,假如解放军在半山腰构筑工事、就能大量杀伤进攻的对手,而山坡的上半部分,怪石嶙峋、还有一些树木,进攻一方每前进几步就能找到新掩体,步一师新兵极少,这样可以大大减小伤亡。
虽然解放军也有一些兵工厂制造的手榴弹,但这种黑火药土法造的手榴弹、爆炸后的破片极少,有些甚至是一炸两半,只要进攻队形不是很密集,对进攻一方的威胁也不大。
军事会议一结束,部队开始向九龙山推进,下午四时抵达了距离九龙山不到三公里的竹林寺村,马晋宁命令部队就地扎营,做好防止解放军袭击的部署,他将前敌指挥部设在了竹林寺内,先把副参谋长他们安顿好。
马晋宁说还要到一线部队做战前部署,副总参谋长表示理解,明天他也要亲临前线观战,马晋宁自然不会让他以身涉险,说在寺内佛塔上,就能用望远镜看到战场情况,副参谋长满意的答应了。
副参谋长在马晋宁走后,将他今天所见所闻,全部汇报给了赵副总司令,包括马晋宁在军事会议上训斥梁旅长的那些话,以及他明天的战斗部署情况。
太元。
赵副总司令看完这封电报,让参谋长找人润色一下马晋宁昨天的电报,明天在《晋省日报》上刊登第379师步兵一旅取得“忻水河大捷”的新闻,不过将日期改为今天,“溃逃”的解放军撤往五台山区,步一旅与援兵一路追杀、俘敌无数,解放军残部逃到九龙山上顽抗,已被步一旅等部包围,明天定可予以聚歼云云。
没办法,这样的“新闻”稿、是党国喉舌的惯例。
竹林寺村。
马晋宁亲自到步一旅各营,给各营长、连长安排的明天的战术,简单来说就一句话:
不要拼命。
“能攻轻松攻下山头、就攻,但谁敢用弟兄们的、命给他自己挣军功,我马晋宁就给这个营长、或连长发一支晋造六五式步枪,让他在全营、全连的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