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心里也总是有那么一分好奇和激动的。
当兵的说,皇帝给他们准备了年关之礼咧!
越来越多的百姓汇聚而出,形成了乌泱泱的一片大潮。
尚存一些体力的小伙子,就将病残的乡友抱起、扛上,不愿在大家过年时,将这些人给疏忽落下!
全部的乡民百姓慢慢聚拢在安山脚下,将偌大的安山都围绕了个满满当当。
这儿,已经有大量的士卒和官员在布置。
许多官员都忙出了一身的汗,衣衫都被打湿,但脸上却总是带着笑容。
他们知道,自己在做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桌椅不够,许多物品就摆在了地上,用厚布垫着。
百姓们围绕而来,看见了许多曾经过年时会采购的年货。
像什么腊肉、年酒、年糕、汤圆、熟制的牛羊,应有尽有。
这些年货全都均匀地摆在了安山周围。
安山周边一路张灯结彩,簪花扎联,立了许多木桩子,只为挂上喜庆的红灯笼。
还有许多红灯笼,甚至挂在了安山的高树之上。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戏台子搭建着,每隔数百米就有一个,上面站着许多准备就绪的戏子。
百姓们鼻子一酸,有些泪湿了眼眶。
他们看到这些,就仿佛看到了曾经还算繁荣昌盛的大月,看到了那过年时热热闹闹的街道。
在士卒满是笑意的招呼下,百姓们欢喝一声,纷纷寻了个自己想看的戏台,在戏台附近席地而坐。
大家都尽量地守序着,哪怕人数众多,有些嘈杂,可也保持着礼数,始终没有闹出什么乱子来。
他们一路走来,经历太多艰难了。
谁也不忍心打破这如同幻想般美好的年关之日。
等到百姓落位,大月皇帝自安山的方位走出。
他的身后,是一座新建的山神庙。
而大月皇帝立身山神庙前,身姿英武,气势威严。
“大月的子民们!”
大月皇帝脸上飘起一丝笑意,大喊一声。
他以木簪束发,颇旧龙袍披身;可眉目间,气质何等的华贵。
有诸多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