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许多事情似乎都做不成,这点任何一个领导都不会喜欢。
他们先做事,哪怕不是特别成功,但态度也会让领导喜欢。
而且领导真正考虑政策给谁的时候,他们已经进行了一半,那么看到结果的时间一定更短,这就能让天平向他们倾斜了。
但前提是他们不能展现出没有政策,之前做的一切都要打水漂的样子,那就是逼迫领导给他们,很有可能搞砸。
又或者领导还是被迫给了他们,但最终提出计划的人肯定都没好果子吃。
苏立业这种快退休,又没什么牵挂的人敢这么做,向洋、张恪清等人肯定不行。
“苏书记,那咱们就先做。以郑城为核心,借用跨境电商渠道,将我们的一些产品卖去丝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展现出我们这里的潜力。”
“哪怕将来真的没有政策,我们这么做也不亏,同样能帮助我们省内的一些企业走出去。”
“不管国企还是民企,都要正常缴纳税收,能够带动gdp增长。”
张恪清此时在脑海中已经开始想走出去的方案了,回想着前世国内有哪些产品在国外意外的爆红,让国人都想不到的。
苏立业正色道:“好,那我跟向洋说一声,这件事郑城先开始,之后全省都跟上。”
“不过你也要注意国际形势,现在很多国家其实对我们都有抵触心理,担心我们的产品会对他们本国的产品形成极大冲击,摧毁他们的制造业体系。”
“我会尽全力去争取这个政策,有了政策,也能减少一些产品必须缴纳的关税,少一些阻力,更不会突然加税,导致企业亏损。”
之前一些年,国内大力推动企业走出国门,也靠着人工成本低廉的优势,很是抢占了不少的市场。
而那时候抢占的基本都是低端市场,一些发达国家根本不在乎,因为低端市场利润率太低,对他们本国制造业影响不大。
可现在国内的一些制造业产品已经积蓄了足够的实力,开始冲击中高端了。
这时候很多欧洲国家的制造业企业才发现,他们的品牌优势,在价格优势面前抵抗力并不强,正在被一点点的蚕食市场份额,逼迫了一些政府下场,对部分产品增加关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