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恪清翻看着资料,后面还有各企业的评分。
确实已经按照他的要求改好了。
“祝文渊有没有说什么?”张恪清随口问道。
钟俊生摇着头:“祝市长没说什么。”
他没见到祝文渊,只是跟祝文渊秘书交接的文件,但祝文渊秘书没什么要他转达的话。
张恪清拿着这份名录,又拿着自己昨天晚上写好的报告站了起来:“备车,去省委。”
在路上跟向洋秘书通了个电话,到地方的时候,张恪清直接被领了进去,桌上的茶都已经倒好了。
“恪清,坐,正好我也有事儿找你。”
“我听夏正东说,郑城要发行的债券批下来了,但数额比预计的更大?祝文渊这么做你知道吗?”
张恪清就知道这件事会被盯着,但他马上解释道:“向书记,这件事不是祝文渊自己的决定,是我们市委常委会集体的决议。”
“一部分资金投入到了国资的投资基金中,一部分投入到了国企改造里,还有一部分用来转换历史遗留的债务,少部分用来投入到全市的民生项目中和招商引资的配套投资中。”
“其中国企改造是计划外的,涉及到了嵩山客车等企业,还有就是今年的招商引资虽然没超过去年,但还为积电公司那边准备了三块地皮,拆迁补偿款就是一大笔。”
向洋点点头:“既然你知道那就行了,不用解释的太详细。”
“之前的政策为期三年,看来今年的数据不会好看,肯定会有人说一些不好听的话,你要忍耐。”
“未来两年,一定要让数据达标,否则对你下一步也有不小的影响。”
哪怕张恪清功劳很多,可这一次失误,就能拉低张恪清的考评。
更何况南河做这个政策试点,也是被领导关注的,领导也知道这是张恪清主动提出来的,若是领导发现张恪清提出来却做不到,也会极大的拉低张恪清在领导心目中的评价。
张恪清点着头:“国企改造进展的很顺利,明年绝对能上交更多的利税。而且那三块地皮其中两块可以卖出去,如今郑城的土地价格又涨了,最少能带来二十亿的收入。”
“还有就是一些投资基金明年也能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