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出乎叶铭的预料了。
“油尽灯枯也能无油自燃!”
这超出了叶铭的理解,这个男孩本该彻底死亡的。
“莫非他已经不是张太平了?”
这个念头一闪而逝。
叶铭继续做一个旁观者,看着男孩的变化。
经过这一次的死而复生,男孩的天资似乎变得好了些。
但是有限,但是男孩很开心,他毅然决然将只有四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变作三个小时。
这样又过了三年。
之前的男孩,已经变成了一个小男人。
叶铭看着他从一个目不识丁的男孩,变作了文章第一名。
亲眼看着老者从之前的看不起到最后的倾囊相授。
亲眼看着四周的弟子从嫌弃变成了尊崇。
没有多久,第一次乡试开考了。
张太平不出意料的考上了。
他穿着一身已经浆洗的发白的衣服,靠着自己老师和同窗的资助毅然决然的决定上京赶考。
结果很残酷,他落榜了。
同窗前来安慰他。
“并不是你不够努力。
而是学习环境,藏书乃至教习水平都不一样。
你回到家乡可以当一个学者,教书育人,也算改变了你家的处境。
之后培养子嗣,没准就能高中了。”
谁料张太平摇了摇头,在同窗不解的目光之中,毅然决然的来到了京城最大的京阜师院学童班考试。
很幸运他考中了,但是同窗们又来规劝。
“这都是给刚启蒙的孩子们上的学,你为什么如此贬低自己呢,和我们。”
张太平摇了摇头,笑着拒绝道。
“我只是在学习知识。”
然后他顶着旁人的白眼加入了一群平均年龄只有十岁的学堂。
他没有因为这些知识已经掌握,就轻言怠慢,反而所有的功课都要多做很多遍。
等到又过了三年,张太平二十岁了。
他再次成为京阜师院第一名的弟子,并且如愿以偿的通过了会试。
诸多同窗前来恭喜他,却发现他还在屋内默写着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