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来的路上顺便买的,不值什么钱,陈大夫可以试一试。”
要是在送医书之前,霍翎拿出这两盒糕点,陈大夫说什么都要推辞一番。
但自己刚说了不与霍姑娘客气,转头就推辞起这两盒糕点,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陈大夫接过糕点,又道了声谢,只觉霍姑娘行事着实周全。
絮过闲话,霍翎才问起回春堂的药材储备情况。
陈大夫:“别的都还好,就是治疗风寒的药材,消耗得比较多。”
“现在还能勉强支撑,时日一长,有更多灾民涌入,就不好办了。”
霍翎记在心里,不再耽误他的时间。
无墨跟着霍翎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两眼:“陈大夫真负责啊。”
这么一会儿功夫,陈大夫又坐了回去,正在给一位病人把脉。
“难怪小姐愿意和陈大夫结交,还愿意借书给他。”
霍翎微微一笑:“在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人会无缘无故与一位年轻、医术好、品行可靠的大夫交恶。”
说话间,霍翎往粥棚看了一眼,恰好看到邱县令胖乎乎的身影。
邱县令近来很是春风得意。
他在永安县待了一年多,还是第一次如此放开手脚行事。每天上午,处理完公务,他都会带师爷来城门晃悠。
看着面前一派欣欣向荣之景,邱县令得意地翘起胡子。
师爷一脸不忍直视。
他家大人真该照照镜子,好好瞧瞧自己这穷人乍富的得意样。
“邱大人,好巧。”
霍翎走近粥棚,闻到一股浓烈刺鼻的姜味。
原来邱县令和师爷正站在灶台前熬姜汤。
“您这是?”
邱县令露出十分热切的笑容,将手里的汤勺塞给张师爷,两手在衣袍上蹭了蹭。
“刚刚有两伙人闹得不太像话,我怕出事,就让熬汤的衙役赶紧过去处理。我和张师爷留在这里帮忙看看火添添柴什么的。”
姜汤是陈大夫出的主意。
风寒这类病症,还是要以预防为主。
每天饭点过后,衙役都会架上锅炉,熬两锅姜汤分发给灾民,免得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