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家门口装摄像头的人太多了,虽然说可以按侵犯隐私权去起诉,但是普通人哪有那个时间、金钱和精力去打这个官司,一般都只能协商,协商不成就找物业。找物业也沟通不成的话,就没办法了】
【如果邻居是比较通情达理的人,你表示介意,他可能就拆了,或者给摄像头换个拍不到你家的角度。但要是碰到蛮不讲理的邻居,那恭喜你,中奖了。】
【我就碰到一个说不通的野蛮邻居,跟他协商了很多遍,我甚至没要求他拆除,我让他把摄像头的高度的角度调整一下,这都不肯,最后逼得我没办法,我也装了一个,我也冲着他家拍】
【哈哈哈哈,能打败魔法的还得是魔法】
【卧槽,我怎么没想到这个好办法?回头我也装一个,看谁先逼死谁】
……
李杭认真看完了弹幕。
确实在个人安装监控的这个问题上,个人安全与他人隐私的边界有时候很难平衡。
如果周边邻居不介意那就万事大吉。
但是如果邻居有受到侵犯的感觉,那就可能发生个人信息、隐私权侵害问题。
不过关于这种问题,还不至于一开始就上升到需要打官司的地步。
李杭先给出了一个保守的建议,“如果你实在介意的话,你可以跟你邻居谈一谈,友好协商一下,看看能不能建议他把摄像头拆了。”
芝芝立马说,“他怎么可能同意,我甚至怀疑。他之所以装这个摄像头,就是为了监控我的进出的。”
这下倒是李杭感到有些好奇了,问道,“为什么这么说?”
虽然说从法律的角度上讲,一个人的具体行踪信息,确实能够反映这个人的活动情况。
属于重要的个人隐私信息。
个人行踪信息足以勾画出这个人的生活轨迹,生活规律,生活习惯。
比如说小偷在入室盗窃之前,通常都要先观察这一户人的生活规律。
如果这家人经常在固定的时间出门,固定的时间回家。
那么小偷就可以由此确定什么时间家里一定是没有人的。
从而实施犯罪活动。
但是按常理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