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谢希暮写给她的,提醒汪帆此人不简单,若是确认其人奸细身份,杀之。
前大半的信都是女子的笔迹,直到最后两个字,沾染了一些凌厉,不是谢希暮的作风。
张木华猜到是谢识琅的手笔,于是看向诸葛潜。
“诸葛大人也知道汪帆的事?”
“这个人不对劲,我也是这两日发现的。”
诸葛潜年过三十,生得分明是文人相貌,长身玉立,身材单薄清瘦,但张木华见过这人带兵打仗。
诸葛潜很会枪法,挥枪之时,那凌冽的杀气甚至盖过了她曾经见过最擅长枪法的萧焕。
善武之人或许对攻心不通透,但诸葛潜此人很聪明,不仅是对战还是为人处世这方面,都称得上是大才。
现在张木华知道这是谢识琅培养出来的人后,也不那么惊讶了。
谢希暮也是谢识琅养出来的,仅凭信纸上她三言两语的抱怨就发觉了不对,甚至比她这个当事人还要率先察觉汪帆的祸心。
不得不说,谢家人就是天生的聪明人。
“相爷的意思,若是汪帆有意叛国,就要除掉他。”诸葛潜说。
赵宗炀看向张木华,有些担忧,“我如今只能在暗处,不好暴露身份,只能看你们的行动。”
张木华倒是没什么好怕的,问诸葛潜:“汪帆好歹是四部尚书之一,若是我们就这样杀了,官家知道了该怎么办?”
就算是叛国,也该定罪,按照规程办事。
谢识琅就一句轻飘飘的除了,未免太过草率,况且赵启那边也不好交代,难免会引起朝臣不满。
“按照十郎说的做吧。”
赵宗炀眉心微蹙,“他惯来是有主意的,做什么事情之前,都会考虑清楚。”
张木华如今的官职在几人面前是最小的,也没什么话语权,何况有谢识琅一个丞相在前头顶事,她也没什么后顾之忧了。
……
翌日,午时过。
张木华同诸葛潜在帐中商定对战方策,汪帆也是此时撩帘子进来的。
“汪大人来得好,我们正准备三日后开城门迎敌,大人觉得如何?”张木华问。
汪帆闻言顿了下,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