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取巧的可能了,在相同的条件情况下,谁输谁赢不到最后一刻都胜负未分!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之中,江文礼和王力学谁都想率先爬上崖顶出现在班长吕群龙的面前,因为那代表着一种实力的认可,所以该争就必须争。
然而,江文礼之所以还在稳步前进,主要是因为他在心里十分清楚,较量伊始的暂时领先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因为这漫长的攀岩征途就如同一场马拉松,而非百米短跑,唯有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领先,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因此,在没开始第二轮攀岩的时候,江文礼就已经做好了稳扎稳打,缓步前进的心理准备。并且江文礼并没有在心里盲目地认为王力学可以轻而易举、一鼓作气地成功登顶。毕竟那可是几十米高的悬崖峭壁,不是几十米的平地!尤其还是在没有安全绳的保护下,精力多多少少都要分担出去一部分的,为的就是确保自己的安全。
要知道,攀岩训练与平地上的百米冲刺有着天壤之别。在平地上奔跑,或许只需要憋住一股劲,使出全身力气奋力冲刺就行,赢不赢全靠那短的就像一瞬间的时间。但攀岩可没那么简单。它不仅考验着一个人的体力和耐力,更对技巧、勇气以及心理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每一步的攀爬都需要精确计算手脚的着力点,稍有不慎便可能滑落深渊;每一次向上的努力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还需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和不安。
所以,江文礼坚信,即便此时王力学看似处于领先地位,但想要征服这座几十米高的陡峭悬崖,绝非易事。而自己只要保持冷静,发挥出应有的实力,在中后期等王力学出现乏力的时候就有机会实现反超,笑到最后,成为最先登顶的第一人。然后自信满满的将背在腰间的95式军刺完好无缺的交还给班长吕群龙,以证明自己不负所托。
就在江文礼与王力学二人奋力攀爬了大约四分之一的行程之后,一直待在崖底休整的欧秀荣和蒋一龙,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这短暂的目光交汇仿佛传递着某种无声的信号,紧接着,他们不约而同地迅速起身,迈着整齐的步伐,径直朝着那陡峭的崖壁走去。
与此同时,其他在场的人们目睹了欧秀荣和蒋一龙的举动,但却并未感到丝毫惊讶。毕竟此时此刻,崖壁之上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