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创新思维。
他的博士论文在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为他日后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骆清铭在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工作期间,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不断深化自己的研究。
他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风格和研究方向,为他在光电子工程领域的突出贡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骆清铭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做博士后副研究员的经历,为他提供了与国际一流学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他通过与国际同行的合作,进一步拓宽了自己的学术视野,了解了国际前沿的研究动态,为他在光电子工程领域的创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由此可见,骆清铭院士的求学之路,不仅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学术基础,还培养了他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这段经历,使他具备了成为院士所需的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他日后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院士从业之路
1997年,骆清铭回国创建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
1999年1月至2004年3月间,骆清铭兼任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
1999年1月至2007年9月间,骆清铭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院长。
2000年,骆清铭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8月,担任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7年3月,骆清铭担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常务副主任;同年8月,出任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同年当选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士(spie fellow)。
2007年7月-2012年6月间,骆清铭兼任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2011年5月,骆清铭出任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2017年11月,骆清铭牵头组建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并担任中心主任。
2019年11月,骆清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骆清铭院士的从业之路,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