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院士之路 > 第38章 从福建龙岩适中镇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水稻专家谢华安(3/7)
后成为杰出的农业科学家和院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段经历,所培养的知识基础、教育经验、学术水平以及综合素质,都对他日后的科研工作和成就,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院士从业之路

    1972年,谢华安从五七干校被调入福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

    此时,正逢国家杂交水稻协作攻关组,从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抽调农业科技工作者。

    谢华安作为福建省协作组成员,被派往海南,开始了育种生涯。

    谢华安先后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

    1980年冬,谢华安根据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理论,培育出恢复系“明恢63”。

    1981年,谢华安利用“明恢63”和不育系“珍汕97a”杂交,培育出“汕优63”,“汕优63”成为杂交稻中的明星。

    1987年,谢华安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

    1992年,谢华安晋升为研究员,并且在评研究员时,免予论文答辩。

    1996年,谢华安担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2007年,谢华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2年起,福建农林大学聘任谢华安院士为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年,谢华安担任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成员。

    2020年,沈阳农业大学国家生物炭研究院成立,受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2023年,福建农林大学聘任谢华安院士为全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业之路解码

    谢华安的从业之路是一条闪耀着奋斗与智慧光芒的道路,充分展现了一位杰出农业科研人才的成长历程。

    自1972年起,谢华安便踏入了福建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大门,从此与农业科研结下了不解之缘。

    谢华安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以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等重要职务,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

    他的领导风格严谨务实,注重团队合作,为科研团队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最终,在2007年,谢华安凭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