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院士之路 > 第123章 从江苏泰州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林业培育学家曹福亮(3/5)
室主任到院长,再到副校长、校长。

    这些职务的历练使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卓越的领导力。

    这些能力不仅帮助他有效管理学术团队和科研项目,还促进了学院和学校整体的发展,为他后来在科研领域取得更大成就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管理支持。

    在管理岗位上,曹福亮需要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和国内外发展趋势,这促使他不断拓展和深化自己的学术视野。他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学科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这种学术视野的拓展与深化,为他后来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由此可见,曹福亮院士的从业之路,对其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院士科研之路

    曹福亮院士是我国着名的森林培育学家,主要从事银杏、落羽杉、杨树、毛竹等树种的良种选育、培育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曹福亮院士广泛收集了银杏种质基因材料1000多份,建立了国内外规模最大、种质资源最丰富的银杏基因库。

    这一举措为银杏的良种选育提供了丰富的遗传材料基础。

    通过系统的选育工作,曹福亮院士选育出银杏新品种33个,其中部分品种获得了国家农业部与国家林业局的新品种保护。

    这些新品种在生长速度、抗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均表现出色,为银杏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曹福亮院士率先提出以多用途银杏定向良种选育为目标的定向育种策略,通过深入探索培育机理,形成了矮干密植、人工授粉、营养调控、密度效应、复合经营等理论。

    这些策略的实施,使得银杏的培育更加科学、高效和精准。

    除了银杏之外,曹福亮院士还致力于其他重要经济树种的良种选育工作。例如,在杨树良种选育方面,他重点开展了杨树耐涝机理和耐涝品种的选育研究,并成功选育出耐涝性强的杨树品种。

    这些品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水网区和季节性淹水滩地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工业原料林和生态防护林建设的首选树种之一。

    曹福亮院士的研究成果在中国28个省区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