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院士之路 > 第166章 从陕西凤翔走出来的工程院院士、着名植物营养学家张福锁(2/5)

    1982年9月—1985年7月,张福锁在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攻读硕士学位。

    1986年2月—1989年10月,张福锁在联邦德国霍恩海姆大学(universitt hohenhei)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植物营养学教授赫斯特·马施奈尔。1990年1月—1991年12月,张福锁在北京农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

    求学之路解码

    张福锁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在西北农学院土壤农化系的学习,为张福锁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

    这一时期,他系统地学习了土壤学、农业化学等相关知识,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和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张福锁不仅深化了专业知识,还接触到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前沿的研究方向。

    这为他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灵感。

    在联邦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植物营养学教授赫斯特·马施奈尔,是张福锁学术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

    这一阶段的国际学习经历不仅让他掌握了先进的科研方法和技能,还培养了他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这些能力对于他后来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北京农业大学进行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是张福锁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他深入开展了多项科研项目,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和成果,为他日后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张福锁院士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院士从业之路

    1991年以后,张福锁在北京农业大学土壤植物营养系,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

    1997年以后,张福锁担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

    2012年以后,张福锁担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2013年以后,张福锁受聘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学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