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连理工大学的学术氛围和导师的指导下,孙立成不断接触到前沿的科学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这激发了他的创新思维。
例如,他在高效水氧化分子催化剂设计合成、氧-氧键形成机理、光解水制氢功能器件设计与制备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都体现了他的创新能力和对科学问题的独特见解。
大连理工大学是一所实力强劲的高等院校,在化学等理工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教育资源。
学校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先进的实验设备和丰富的学术资源,为孙立成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他能够接触到国内外先进的学术理念和研究方法,与优秀的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和合作,不断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在大连理工大学学习期间,孙立成有机会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如学术会议、讲座等。
这些活动为他提供了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的平台,使他能够及时了解到精细化工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他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院士从业之路
1990年7月至1992年5月,孙立成在北京原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
1992年5月至1993年5月,孙立成在德国马普辐射化学研究所作博士后。
1993年5月至1995年3月,孙立成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有机化学系作洪堡学者博士后。
1995年3月至1997年3月,孙立成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作博士后。
1997年3月至1999年9月,孙立成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作助理教授。
1999年9月至2004年10月,孙立成在斯德哥尔摩大学有机化学系任副教授。
2001年9月,孙立成受聘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兼职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2020年,孙立成担任西湖大学理学院化学讲席教授、西湖大学人工光合作用与太阳能燃料中心主任。
2023年6月,孙立成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业之路解码
孙立成院士的从业之路,对其成为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