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院士之路 > 第249章 从湖南浏阳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着名高分子化学家周其凤(4/5)
其凤院士我国着名的高分子化学家,主要从事高分子合成及液晶高分子领域的研究工作。

    在80至90年代高分子合成和液晶高分子领域,全球科学家基本采用美国的缩合聚合方法合成刚性分子、德国的加成聚合方法合成柔性材料这两种思路。

    周其凤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第三种研究和合成方法,合成出液晶高分子独成系统,属于第三类液晶高分子。

    这一概念的提出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促进了国际上高分子学科理论和试验技术的提升和发展。

    在研究液晶高分子取代基效应的过程中,周其凤发现了通过共聚合或提高分子量,可使亚稳态液晶高分子转变为热力学稳定的液晶高分子等科学原理。

    周其凤还发现了人工合成的最早液晶高分子,并出版了多部学术专着,如《液晶高分子》(与王新久合着,1994 年科学出版社)、《高分子化学》(与胡汉杰合着,2001 年化学工业出版社)、《liid crystalle polyrs》(与王新久合着,2004 年由新加坡世界科技出版公司出版)等。

    周其凤院士的研究成果,在高分子化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为我国高分子化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研之路解码

    周其凤院士的科研之路,对他后来成为院士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周其凤院士提出的“甲壳型液晶高分子”概念独辟蹊径,打破了当时国际上高分子合成领域常规的两种思路局限,开创了全新的研究方向,让中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于国际上崭露头角,极大提升了其在学界的威望与影响力,成为迈向院士之位的重要基石。

    周其凤在液晶高分子取代基效应等方面发现的诸多科学原理,比如通过特定方式使亚稳态液晶高分子转变为稳定态等。

    这些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对该领域的理论认知,强化了他在高分子化学专业内的权威性,有力支撑了他在学术圈的突出地位。

    周其凤两百余篇学术论文及多部学术专着,充分展现了他在高分子化学领域深厚的研究造诣和扎实的学术功底。

    如此丰硕的成果,在学术界广泛传播,让同行们清晰看到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