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作为榆林当地大户,前段时间又从粮商手里收购许多粮食,四千石粮食他们自然拿得出来。
实际上王家囤积的粮食在两万石左右,折合成银子大概有八千两。
王老爷和一帮大户尽力收刮市面的粮食,就是想囤积居奇,等到粮价上涨后,这两万石粮食就能卖到两三万两银子,大赚一笔国难财。
天灾对于百姓来说是饥饿和绝望,可对于官绅大户来说,如同饕餮盛宴。
可惜他们还未能出手,就被李毅带着饥民讨要粮食,一下子搬走四千石。
想到这里,王老爷心都在滴血,对李毅是恨到骨子里。
李毅可不会在意。
朱门酒肉臭,路由冻死骨,既然豪门地主不愿纳税,又不肯赈济灾民,那就别怪饥民为了活下去铤而走险。
他带着碎金军,护送着饥民返回榆林的饥民营地。
因为缺少车马,除了十几辆架子车,剩余的粮食都由饥民背着。
可是饥民却并不嫌累,反而抱紧肩上的粮食,满脸憨厚的笑容。
一些饥民还捧着双手,不断去接漏出来的粮食,唯恐一粒麦粒落下来。
等到大部队回到营地,所有饥民都围了上来。
当他们看到运回来的粮食,许多饥民喜极而泣。
有了粮食,他们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希望,是这个混乱世道最珍贵的东西。
史可法带着赈灾官署的属官,一脸负责的望着凯旋而归的饥民青壮。
实际上,李毅用这种无赖的手段讨要粮食,他是不同意的。
带着饥民围堵大户,逼他们拿出钱粮,这种做法与贼寇何异?
但是在近十万嗷嗷待哺的饥民面前,史可法全然没有办法。
这就是明末士大夫的现状。
他们谨守着仁义道德,却又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反而会抨击解决问题的人离经叛道。
最终只能在空谈和瞎折腾下,让大明朝一步步的跌入深渊之中。
好在史可法虽然奉行儒家君子之道,可并不迂腐。
他不赞同,但会支持李毅。
为了防止各官府衙门索要粮食,李毅让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