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陈玄奘!不迎朕也罢了,还摆上排场,让朕来见你,你好大的胆子!不怕欺君之罪吗?”唐皇李世民的声音还未踏入大雄宝殿,其威严与怒意已随着先行一步的太监传入殿内,震得空气中都仿佛凝固了几分。
那太监一脸怒容,双眼如炬,直视着端坐于大雄宝殿一角的陈玄奘,语气中满是对这位高僧不敬君王的愤慨。
陈玄奘,这位即将踏上西天取经之路的高僧,面容平静如水,眼中闪烁着超脱世俗的光芒。
他并未因皇上的怒火而有丝毫动摇,依旧保持着打坐的姿势,仿佛外界的喧嚣与他无关。
是的,他没有出寺门相迎,甚至没有离开大雄宝殿一步,只是在这庄严的佛堂之中,简单地布置了几个蒲团,以一种超乎常人的淡然,等待着帝王的到来。
大雄宝殿内,香烟缭绕,佛音袅袅,与殿外的喧嚣形成了鲜明对比。
蒲团摆放得颇为讲究,上首左方的一个,正是陈玄奘自己的位置,显示出他作为主人的身份,同时也表明了他的坚持与立场——即便对方是万人之上的皇帝,他也不会违背自己的信仰与原则去曲意逢迎。
右方对应的蒲团,则是特意为唐皇李世民准备的。
这一安排,既体现了陈玄奘对皇权的尊重,也隐含了他对平等与慈悲的理解。
毕竟,在佛法面前,众生平等,即便是帝王,也需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而左右两侧各设三个蒲团,左方是为金蝉子转世前的护法神只金社君,以及即将加入取经队伍的猪八戒、沙悟净预留;右方则空置,预备给李世民的随从使用,这一细节,显示了陈玄奘的周到与包容,他允许唐皇携带三名随从入内,无论文武,皆以礼相待。
唐皇步入大殿,目光扫过那些蒲团,脸色愈发阴沉。
自登基以来,他习惯了臣民的跪拜与恭迎,何时受过这等冷遇?
更何况,他此番前来,不仅是为了送行,更是希望通过与这位传说中的高僧交流,获得一些心灵上的启示或是国运的指引。
然而,眼前的景象,无疑是对他身为帝王尊严的一次挑战。
“玄奘法师,朕听闻你佛法高深,心怀慈悲,今日一见,却为何如此待朕?”唐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