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毙!”
说到这里,赵不凡失望的扫了其副将一眼。
燕国从上至下的君臣们,包括他现今的副将在内,仍然固执地以看待步兵的传统思维来审视骑兵部队,这种想法实在是愚不可及!
想当初,晋国的相国曾信誓旦旦地宣称,燕国会代替晋国牢牢看住那三万气势汹汹的楚国骑兵。
然而,那时的赵不凡对此说法就完全不置可否。
要知道,燕国不仅缺乏与之相匹配的成规模骑兵队伍,更没有一支能够真正投入战斗且具备强大战斗力的精锐之师。
既然如此,他们又有何底气坚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牵制住实力不容小觑的楚军呢?
也正因为赵不凡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所以哪怕在晋国兵力已然捉襟见肘、极度匮乏的艰难时刻,赵无恤最终还是决定让赵不凡率领着两万训练有素的精锐士兵留守代地。
还将晋国所剩无几的宝贵五千骑兵也尽数调拨至此,目的就是为了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现任何意想不到的变故。
只见主将赵不凡神情严肃地对身旁的副将下令道:“即刻起,命令所有负责侦察敌情的斥候,将其巡游探查的范围由原来的六十里迅速扩展至九十里!不得有误!”
副将深知自家主将内心深处的忧虑与担忧,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一脸郑重其事地抱拳应道:“末将领命!定当全力以赴完成任务,请将军放心!”
说罢,便转身快步离去,着手传达并执行这一重要军令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