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国国都雍城的秦宫之中的大殿内,只有三个人,分别是秦君嬴刺、大庶长旬闻、大将司马南三人,只是此刻殿内的气氛凝重而紧张。
秦国国君嬴刺坐在高高的君位之上,神色十分平淡,但眼眸深邃,看着殿下的大庶长旬闻和大将司马南两人不知道在想什么。
殿内的烛光摇曳,映照出殿下两的脸上复杂的表情,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即将爆发的紧张气息。
今日秦君嬴刺将正在为伐楚做准备的两人召唤到宫中,主要就是商议伐楚的出兵方略。
之前秦君嬴刺乾坤独断的定下了伐楚的战略,并下令秦国全力备战,如今秦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的征召百姓入伍参军,但具体的出兵方略还没有定下,如今已经是不能再耽搁了。
只是在谈到出兵方略的时候,大庶长旬闻和大将司马南两人再次因为意见不同,发生了争吵。
旬闻,作为秦国的大庶长,办事沉稳,且擅长谋略,被秦君嬴刺当作左膀右臂,如今秦国的政务皆系他一人之首,虽然不是秦国的国相,但其权势比起国相也是丝毫不差。
只见他上前一步,声音沉稳而有力:“君上,楚国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势已成,我秦国若要破此局,必须采取非常之策,臣建议让二十万秦军兵分两路。
一路出函谷关,直取周王畿,周王畿有天子的现在,乃是楚国必救的地方,如此便能迫使在野王一带与晋军僵持的楚军主力分兵回援周王畿,还能进一步吸引三川郡、颖川郡守军的注意;
另一路从汉中出兵,依靠地势的优点,从新城至西城,攻打上庸,若是顺利,秦军在攻占上庸之后就能进而威胁襄郢,如此内部空虚的楚国势必大乱,我秦国可乘机而入。”
秦国的大将司马南,战功赫赫,他虽然敬佩大庶长旬闻的谋略和处理政务的能力,但却不认同其在军略上的计谋。
在大庶长旬闻说完他的策略之后,他紧随其后,声音洪亮的说道:
“君上,大庶长之策虽妙,但臣却有大大的不足,据臣所知,楚军在洛邑的西面铸造了一座雄关,名叫新安关,习惯雄壮,比起我们的函谷关也差不了多少。
当初我们秦国为了攻下晋人掌控的函谷要道,不知道死了多少秦军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