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就要闭门谢客,在家守孝了。
不仅自家不能举办宴席,就是外头的宴席也不能去参加。
唯一可以安慰的是,老爷子和大老爷两人是一起走的,一起守三年就够了。
因为这一场丧事,大家都疑似失去了力气和手段。
就连胡氏也没了之前的伶俐,勉强说了几句话,就走神了。
对于老侯爷这样分配自己的私房,胡氏倒是没什么太多的想法。
要知道当初分家,大房就占了侯府七成的资源。
后来虽然又分了一部分给傅知明出去。
可侯府百年积累,还真不缺这点子东西。
她也能理解老侯爷将自己私房里头的田地和铺子分给了二房和三房。
因为当初分家的时候,二房和三房分得的田地和铺子就不多,如今不过是补贴一二罢了。
他们大房承爵,那些御赐之物自然要留给他们,这是脸面,也是规矩。
更何况大老爷走了,他的那些东西自然也归了他们夫妻所有。
侯府不差钱,也不差田地和铺子。
就是守孝期难过,好在博哥儿和玥姐儿,作为重孙子和孙子辈,顶天了守孝一年就能出孝了。
不然玥姐儿年纪也到了,会耽误她相看人家。
博哥儿也不能去学堂,只能在家自己温书,好在只有一年的功夫。
只是从老侯爷的丧事上,胡氏敏锐的感觉到了侯府的衰败。
当初她还没出阁之前,老平国公过世,那丧事比起老侯爷的丧事,可是体面不少。
皇帝可是派了礼部的人来代祭不说,还恩赏了一千两的安葬银子。
当初路祭的排场可比老侯爷大。
老侯爷说是得了一个谥号,可别的恩赏一概皆无,这让胡氏心里着实有些不安。
更兼丧礼过程中,娘家来人,话里话外也是让他们侯府低调一些。
胡氏怎么不心惊胆战。
二太太和兰氏见胡氏的声色不如之前,都猜度她是累着了。
也就不再拉着她说话,免得她费神。
一时间,屋里就有些冷场。
还是路蓁蓁和孙氏对视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