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成拳头的手指缝隙里,却有莹莹清光泄出。
先前的林末,只感觉刚才如同梦境的世界扭曲消散,又回到了那个黑暗空间当中。
本以为这是即将梦醒的征兆,却发现无论如何使劲睁大双眼,都还是无法驱散眼前的黑暗。
耳畔更是有“滴嗒滴嗒”的水声,忽远忽近地,像是催命一般不知停歇地响起。
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流逝,林末焦躁的心境逐渐平复下来,心中也终于生出一道明悟——
这不是梦!
或者说,就算这是梦,也是和先前所经历的,那段陌生而又真实的人生一脉相承!
生于龙泉,12岁遍诵群籍,立志成为圣人。
16岁,对着竹子格物致知,七天七夜不吃不喝。
如此种种经历,这段人生到底是谁的,已经显而易见!
正是他第三次所契约到的英灵,王阳明的人生!
那么此时的黑暗、水声,既然不是梦的话,也应当是和王阳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
林末使劲回想有关王阳明的经历,忽然想到这样一段记载。
那便是王阳明悟得儒家入世有为的思想之后,终于考取进士,任兵部主事一职,正以为自此意气风发,从此建功立业,最终成就立功、立德、立言的圣人之道时,却不想因为反对宦官,被贬到极为偏僻荒凉的贵州龙场,当一个负责迎来送往、传递信件的驿丞。
那时的贵州,尚且是一片没有开化的蛮荒之地,不但人迹罕至,偏僻荒凉,充满着毒虫瘴气,就连仅有的一些本地人,讲的也是当地方言,王阳明根本无法与他们沟通。
甚至就是属于王阳明属地的驿站,也是年久失修,连住人的功能都丧失了。
再加上水土不服、缺衣少食种种困难,可以说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被贬到这里来的人都是九死一生。
王阳明只好找了个天然溶洞居住,并且自己开荒种地,闲时读书,这才自得其乐地活了下来。
而天然溶洞自然是阴暗潮湿,滴水不断!
林末豁然开朗,看来自己现今所处的地方,就是王阳明所在的龙场溶洞了!
想明白这一点后,又是一道明悟在林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