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历史云盘之周王朝 > 第206章 翁左徒(1/3)
    周厉王在鄢陵大战淮夷,东夷,并且将噩,淮,东夷斩杀殆尽,一时间惊骇全国。

    自从周武王讨伐商纣王之后,以周公旦的周礼,施行王道之政,这便是最初的儒家和黄老之术治国理念的起源。

    一直以来,国家都将仁义道德视为首要准则,即便各地出现叛乱,周礼依然有着明确的规定:诸侯若叛国,可进行讨伐并定罪,但最多也只是灭其国家、取消封爵;而只要本人投降,通常不会被判处死罪更不会连累全家全族。

    至于卿大夫以及公室子弟,如果他们犯了罪,也会按照相应的礼法来处置。

    这种以礼法治国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权贵可能会利用法律漏洞逃避罪责,或者凭借自身地位施加影响,导致公平正义难以得到彻底实现。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问题,周礼仍然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还对后来的儒家思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这个以礼法治国的时代里,人们追求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利益,更注重的是维护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并且诸侯国宗族公子,卿士犯罪外逃,逃离本国也不得异地追杀,否则就是残暴不仁。

    所以即便到了春秋时期,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反了谋逆大罪的,只要逃到别的地方,基本逃亡者或者小宗都不会再被国君追杀,反而都能卷土重来。

    这条规定的初衷源自周公旦的深刻思考。

    他旨在通过鲜明对比,凸显出宗周的仁义道德与殷商的残暴行径之间的差异。

    毕竟,宗室、卿士以及功臣皆为国家创立者的功勋之士。

    若对他们采取赶尽杀绝的全族屠戮手段,那么这些功臣将无后人为之祭祀。

    试想一下,一位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之人,却因其后世子孙的一时糊涂而犯下大罪,最终导致家族绝嗣,后世之人必将感叹其一生的悲惨遭遇。

    如此一来,将来还有谁会全心全意地为朝廷效力呢?

    这种情况下,人们或许会心生畏惧,担心自己也会遭受同样的命运。

    因此,为了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