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成为楚国宝器。
公元前689年秋,鲁庄公在母亲文姜的施压下,再派出军队配合齐国,齐襄公联合齐,鲁,宋,陈,蔡五国联军,攻打卫国。
周天子派兵帮助卫君黔牟,但是卫君黔牟仍旧被击败,逃亡洛伊。
齐襄公攻入朝歌,杀了左右公子,重新让卫惠公回国继位,卫国开始尊齐国为霸主。
公元前688年夏,楚文王开始了自己上任后第一件大事,那就是继承楚武王的遗愿,楚国准备正式开始入主中原。
要想中原逐鹿,就得打通北上通道,如今局势不同,当初想着东线进军中原,是因为西线有强大的郑国阻挡。
如今不同了,郑国内乱已经势弱,那么西线距离雒邑很近,并且现在齐鲁正在强势,所以楚文王放弃东线,把目光重新回归西线。
西线除了郑国,申国是最大的障碍,楚文王希望先要消灭申国、于是灭申,打通前往中原的要道提上重要日程。
楚国和申国之间隔着邓国,想要灭掉申国就需经过邓国,而邓祁侯是楚文王的母舅,借道并不困难。
于是楚文王先行知会舅舅邓侯,希望邓国支持他伐申,借道邓国。
楚文王随后带领精锐部队前往邓国,邓祁侯听说外甥要前往中原发展事业,觉得也算是给自己添了光彩。
当楚文王外甥的军队到达国都时,他一大早就亲自候在郊外。看到楚军兵临城下,邓祁侯喜出望外,还得意洋洋地向大臣们吹嘘外甥如何了得,接着让人锣鼓喧天地将外甥迎进都城,晚上举行了规模盛大的欢迎宴会。
其间,邓祁侯亲自把盏,不停地为外甥劝酒,称今后的天下霸主非外甥莫属 ,希望邓国靠着楚国这棵大树好乘凉。
然而,在这场欢迎宴会上,并不是所有邓国大臣都像邓祁侯一样盲目乐观。
骓甥、聃甥和养甥三位大臣就异常冷静,他们注视着胡言乱语的邓祁侯,以及暗暗观察远道而来的楚文王。
三人偷偷劝说邓侯,楚国乃是蛮夷之人,毫无信义可言,断不能借道楚国伐申,一旦楚国摸清邓国兵力部署,早晚会顺手灭了邓国。
然后邓侯却不以为然,认为楚文王乃是自己外甥,断不会对邓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