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 第235章 无奈之举(1/3)
    却说朝鲜使臣朴有乐,自从在京师被隆庆帝一番训斥之后,待在客栈几日便直接递交辞表搭乘海船返回朝鲜。

    朴有乐的归来,给汉城的朝鲜两班大臣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坏消息,首先便是李钧的请封被隆庆帝直接驳回。

    接着就是隆庆帝派遣赴朝太监及官员,打算入朝考察一众朝鲜王孙,择其善者而拥立,这在朝鲜的两班大臣看来,对他们是极为不利的。

    他们生怕在出现一个‘燕山君’李隆,挑战他们这些大臣的权威,危及他们这些大臣的身家性命。

    朝鲜王,必须是他们这些朝鲜两班大臣推举得出,你大明皇帝就盖个章,表个态得了。

    没有人,比我们朝鲜两班大臣,更懂选谁做朝鲜王了!

    你一个大明皇帝,远在京师,知道一个大臣推举出来的朝鲜王,对我们这些两班大臣多重要吗!

    朴有乐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汉城各个官员耳中,在得知了大明皇帝不满朝鲜两班大臣推举的人选李钧为王后,那些投机大臣开始思绪活泛起来。

    已故朝鲜王李峘,其所立之世子于嘉靖四十二年突然病故,时朝鲜王李峘得知后,心哀莫大于痛,身体也每况愈下,嘉靖四十三年更是在大议之上突然昏厥。

    已故朝鲜王李峘之父李怿,生九子十二女,然因为种种原因,后代仅存下三脉五嫡孙。

    五子嫡养孙兴宁君李秀荃,六子嫡孙丰山君李宗麟,八子三嫡孙河原君李锃,河陵君李鏻,河城君李钧。

    其中五子嫡养孙兴宁君是故朝鲜王李怿之兄一脉过继而来,此五人,皆为嫡出身份,各个都有继承王位之权。

    尤其是丰山君李宗麟之父,已故朝鲜王李峘之六兄德阳君李岐,如今还在世,若以旧论,弟终兄及,也未可知也。

    那些朝鲜大臣,在李峘病重之时,偏偏只让河城君李钧入宫服侍朝鲜王李峘,其等用心,李岐尽皆在目。

    故而早早就将自己嫡子派遣出汉城,前往封地,名义上是外出游学,实则乃是躲避。

    而李岐自己,也是整日饮酒不管俗事,从不过问朝鲜国事,就是李峘不时召见,也是一问三不知,于政事避而不答。

    朝鲜宗室的种种行径,在大臣们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