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 第303章 主政山东(2/3)
臣时,才能真正使用。

    他张居正自从老师徐阶死后,积极的靠拢向高拱陈志那边,暗地里,也与赵贞吉来往密切,打得是左右逢源,不患寡均,两头吃。

    然而赵贞吉现在虽与陈以勤暂时结为盟,但两人现在在内阁中,说话分量,显然没有高拱来的重,加上李春芳这个新‘甘草’国老开始倚靠向高拱那边,两人就一些决议上,显然是争不过高拱的。

    赵贞吉多次在隆庆帝面前举荐张居正,希望隆庆帝能再多添一人入阁,但隆庆帝一直打太极,转着圈的糊弄过去,赵贞吉提的多了,自己都有点觉得自己过线了,久而久之,事也就淡了。

    现在的内阁人数,隆庆帝显然是不想再有所改变,张居正要想入阁,那只能是内阁中有人致仕或病退,不然,他入阁之事,恐遥遥无期。

    张居正也知道,自己现在没了老师作为后盾,以他的翰林出身,对政务上的见解,并不能让隆庆帝直接破格提拔,而且隆庆帝下过一道入阁旨意。

    凡没有经历过地方的官员,是不能入阁的,这就将张居正的上升之路给锁死了,主政地方,以前那些个翰林眼中跌价的事,现在翰林院内却是趋之若鹜。

    都知道要履历地方才能入阁,那些有点上进心的翰林们,全都跑吏部去要官,考成法之后,南北直隶及山西等府县的主官被罢免的不知几多。

    这些翰林一来吏部,开口就是谋求个知府,次点的都是要知州位,至于知县,在翰林们眼中,就是末次之选。

    吏部被烦得要死,直接上报给了隆庆帝,隆庆帝便直接推给了皇太子朱翊釴处理,朱翊釴便直接提出,考公制。

    不是要履历地方吗,不是要知府大位吗,行,有信心是好事。

    但光有信心可不成,还得有治理的能力才行。

    将过去新法施行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直接汇总成卷,让这些翰林们去考,每次随机择选一县,将县内情况介绍在纸上,求问未来知县施政方针。

    朱翊釴这一手,模仿的是后世的考公笔试环节,最后的施政方针,才是重中之重,前面你选的再好,最后的笔试若是不能满意,一切都是白搭。

    就靠着这一手,那些翰林就被朱翊釴给治的服服帖帖的,都是些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