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兵工厂也不会被修建在那,因为其地形,实在是太适合军阀割据了。
只要将朝廷修建的铁路一炸,双方在同等武器的情况下,朝廷还真拿西川没半点辙。
陕蜀相连的威力,不是说着玩的,只要是有心人反叛,靠着朝廷修建的兵工厂及钢铁厂,大明就得变了天去。
赵贞吉等人的老谋深算认为,一切兵工厂,全部都应该修建在平稳的省份上,那些省份平稳,比如北直隶,河南,山东,湖广等地,这些中原地方,不像陕蜀山川险恶,关隘众多。
一旦有变,即便是将朝廷的铁路线炸毁,朝廷依旧可以大兵压境,进行平叛,不至于出现互相拉扯局面。
就是两广之地,赵贞吉都认为,钢铁厂可以办,兵工厂坚决不能办,办了就是为后世子孙埋下祸根。
高拱嘲笑其胆小过甚,而赵贞吉则认为,为人臣者,需谋万业,不可只见一时之功效,而误了后世子孙!
虽然兵工厂修建在当地,直接生产出来就能分发给士兵,但距离远了,你完全不知道他生产了多少,装备了多少,对抗朝廷的时候,他能拉出来多少。
这全都是个迷!
而且地方监督,本身就是一道难题,在有红毛鬼等外藩势力在后,兵工厂就更加不能脱离朝廷的监督管控了。
不要等到哪一年,大明朝廷与欧罗巴作战之时,人家拉出跟你一样的火铳火炮的时候,那个时候,在悔之晚矣!
洪治帝对于赵贞吉的固执,表示了肯定,难得出现了一次支持赵贞吉,而驳回高拱陈志两人的提议的场面。
最后夜深,内阁几位大臣告退出宫,高拱还在路上有些小气愤,认为赵贞吉就是个羊质虎皮的人,凡事都是畏首畏尾,毫无开扩之心。
陈志在一旁倒是没高拱这般的生气,但回想赵贞吉在乾清宫的话,倒也觉得有几分的道理在里头。
“肃卿兄,这次确实是我等欠缺考虑了,”陈志端起茶浅尝一口后道,“陛下不允陕西置办兵工厂,却没限制钢铁坊,也确实是有深意在内的。”
“肃卿兄,如今陕西之地,民众不似中原等地,那般过得富足,靠朝廷接济,总归不过是混个温饱,难免怕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起来挑拨,若真的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