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道题又和民生有关,第三题与选贤举能有关。
从君王问到百姓再问到官员,每一道都是国家命脉之相关。
而这也是秦扶清最喜欢的题。
当官为了啥,不就是为国为民为自己吗?
身为臣子,纠正君王的错误,做对百姓好的事情,为百官之表率,这才是好的吧?
秦扶清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觉得第三场考试倒是比前两场快乐一些。
等到第九日,誊写好试卷,再做检查,没有什么缺漏,秦扶清就开始交卷了。
等着放考生离开,他忍不住摸自己脸上的胡须,都长长了!
可恶,他还不想留胡子啊。
再说这些天冷热交替,身上也出了一些汗,只觉得臭不可闻,想着往年考试后都有苏木陪着去搓澡,今年却不见好友踪影,又觉得有些思念。
乡试放榜快,最快在八月底就能有结果。各省乡试录取是有名额的,而且名额不一定。
譬如青州,每年乡试中举名额在百人以上,而在秦扶清这里,他们省每年考上举人的不过三四十人。
这其中差距,一是和当地文教有关,二是和省规模大小以及人数有关。
因此,考官们在阅卷之后,需要严格按照各省的录取名额确定录取人员的名单,不得随意增减,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按照惯例,考官们阅卷以后就要对外宣布录取名单,这就是放榜。
考完结束后,许多考生都未离开平阳府,而是选择在这里等候放榜。
平阳府参考人数不多,阅卷也快,快则九天慢则十五天就能知道自己有没有中举,大家都乐意在平阳府多待些时日,就算没有放榜,也能在这里养养身子,游玩一番。
平阳府的风月场所可比安溪县多太多了,灯红酒绿好不热闹。
秦扶清三人肯定不会凑这热闹,考完出来那日,三人同去泡澡,回家后吃饭连睡两天。
秦扶义虽然撑过考试,可过程中还是发烧了,答题难免受到影响,出考场时,他脸色煞白难看极了,秦扶清还好生安慰一番。
休养几日后,秦扶义的病好了大半,整个人无精打采的。
秦扶清见平阳府接连都